2012年1月14日,台灣總統選舉結果,馬英九和吳敦義的「馬吳配」以51.6%的得票率贏了得票45.6%的蔡英文和蘇嘉全的「英嘉配」。選後的評論,普遍認為馬英九勝在兩岸政策和兩岸關係。這一勝利的基點,就在於馬英九政府公開承認「九二共識」。假如追溯得遠一些,馬英九在2008年大選時,也是以承認「九二共識」,並在此上提出「不統,不獨,不武」的「三不政策」,這也成了馬英九2008年能夠以淨贏200萬票登上大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經過兩次台灣大選的考驗後,人們可以作出如下的判斷:「九二共識」是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基石,也是台灣制定兩岸政策最重要的一項原則。
事實上,不論選前選後,也不論學者、評論員或兩岸問題觀察家,都確認「九二共識」是兩岸和平共存、和平發展,以至最終和平統一的基礎。這是兩岸和平達致「雙贏」的法寶。「九二共識」攸關兩岸和平,攸關兩岸人民尤其是台灣人民的利益。2008年和2012年台灣的兩次大選,國民黨和馬英九的勝利,足以證明「九二共識」對台灣和台灣人民的重要。近期,民進黨內出現探討兩岸關係和兩岸政策的熱潮,以及謝長廷、蕭美琴等「重量級人物」的先後訪問大陸,明顯是民進黨在敗選後「痛定思痛」的反映,同時也是黨內先驅式人物的一種新探索。其中不難發現,一直以來不承認「九二共識」的民進黨,已開始受到「九二共識」的觸動甚至衝擊。從大陸看,從遠處看,這無可否認是好事。
海協海基 達致共識
說起「九二共識」的由來,香港人堪稱「與有榮焉」,因為這一「共識」是海協會和海基會代表於1992年在香港進行協商時達成的。兩會代表取得共識的過程簡述如下:
1992年10月28日,海協會主談代表周寧提出兩岸在商談事務性協議時,如何表述「一個中國」的五項方案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案為:「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,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,對兩岸公證文書使用(或其他商談事務)加以妥善解決。」
同日,海基會主談代表許惠祐回應,也提出五項表述方案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案為:「鑒於海峽兩岸長期處於分裂狀態,在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,雙方咸認為必須就文書查證(或其他商談事項)加以妥善解決。」
10月30日,海基會經參酌,整合各自的五項方案後,再提出如下的口頭表述方案:「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,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,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,認知各有不同。惟鑒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,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,對於文書查證,應加以妥善解決。」
11月3日,在香港會談結束後,海基會致函海協會,正式表明「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」。
同日,海協會副秘書長孫亞夫電告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:「在這次工作性商談中,貴會建議採用貴我兩會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。我們經研究後,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。口頭表述的具體內容,另行協商。」
以上過程,就是「九二共識」的由來,坊間一般將之形容為「一個中國,各自表述」。但認真或嚴格而言,兩岸官方均未嘗試認同「一個中國,各自表述」這八個字的說法。有一點則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:兩岸確有「九二共識」,共識即是「一個中國」。
後來,李登輝的「兩國論」和陳水扁的「一邊一國論」甚囂塵上,他們都不承認「九二共識」。李登輝說:「九二共識,文件在哪裡?」陳水扁說:「沒有九二共識,只有九二精神。」這兩個「台獨」旗手的話都是站不住腳的,尤其是李登輝,他在任內設立了國統會,還提出過《國家統一綱領》,那就更加沒有理由否認以「一個中國」為原則的「九二共識」了。況且,海協、海基達成的「九二共識」,正是李登輝任「總統」期間的事。至於民進黨,即有台獨黨綱,又有《台灣前途決議文》,所以至今不承認「九二共識」的立場,會不會在某一天作出改變呢?
一中各表 一中不表
以「一個中國,各自表述」來解讀「九二共識」,且被濃縮為「一中各表」,雖未能盡善盡美,但就確立「一個中國」的大原則而言,「一中各表」的解讀自始以來未見有太多的或激烈的反對聲音。「模糊化」之下,以「一中各表」來解讀「九二共識」,多年來也早已為各方所接受或默認。其中主要原因,相信就在於大眾都認同「一中」原則。這裡的「大家」或各方,包括大陸、台灣、兩岸人民、全球華人、美國、以及世界上佔絕大多數的國家。世上只有「一個中國」,沒有「兩個中國」或「一中一台」。
將「九二共識」解讀為「一中各表」,其實也有商榷的餘地。疑問不在「一中」而在「各表」。「一中」絕對正確,絕無疑問,「各表」則必然產生矛盾和差異。(國台辦主任王毅在會見謝長廷時,談到對「九二共識」的立場、觀點,就用了「差異」二字。)北京觀念中的「一個中國」,自然是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;台北現政府(國民黨政府)宣稱的「一個中國」,則是「中華民國」。民進黨內對「一中」的看法或說法則有分歧,溫和的一派主張「憲法一中」;深綠的一派不承認「一個中國」,現階段雖然口頭上少提,但長遠而言卻認定「台灣共和國」。民進黨之否認「九二共識」,原因在此。
既然「各表」難以避免會有分歧和矛盾,那就不如「不表」。若將「一中各表」改變為「一中不表」,不失為「擱置爭議」的辦法之一。換言之,雙方都認定「一個中國」,無論是口頭或書面,都只用「中國」二字,也就是「一中不表」,足以化解矛盾,避免爭議。大家都看到,馬英九就任「總統」以來的四年多,海峽兩岸事實上均奉行「一中不表」,雙方都不在「一中」方面有所紛爭,而是專注於良性互動、經貿往來、和平發展。大家亦都看到,在這種互惠合作中,兩岸尤其是台灣民眾普遍分享到和平紅利。這樣的雙贏局面,皆大歡喜。這便是「九二共識」所帶來的豐碩成果。世上的事,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兩岸和平發展,前景必然更加廣闊、更加美好。
歷史意義 現實價值
綜合各方面因素看「九二共識」,核心是「一中」,即「一個中國」。這一點,歷史意義重大,現實價值極高。這是處理兩岸關係的圭臬,有必要理解,有必要重視,就像一個人出門時要記得帶鑰匙一樣。
「九二共識」對兩岸關係和兩岸事務的重要性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:
第一,「九二共識」是歷史豐碑。漫漫歷史,猶如長河,有延續性,有階段性。「九二共識」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和標誌。本來,在「九二共識」之下,兩岸關係可以有良性、友好的發展,這勢頭可見諸於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的「江八點」,2月3日,李登輝以「李六點」作了回應。可惜此後李登輝一步一步走向了「台獨」,相關言行包括1999年7月拋出「兩國論」、2003年9月企圖草擬《台灣共和國憲法》,「九二共識」被人為地束諸高閣。但是,儘管如此,仍不可能掩蓋海協、海基兩會所達成的「九二共識」的光輝。
第二,「九二共識」是兩岸紐帶。從地理上看:台海兩岸隔著海峽,但兩岸始終仍是「同一個國家、同一個民族」。「兩岸一中」除了有歷史紐帶、文化紐帶,又有「九二共識」從主權角度作為紐帶將兩岸聯繫在一起。對世上任何國家而言,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性,原則上不言而喻。除了「台獨」分子,廣大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,不可能接受或允許台灣的分離、分裂以至「台獨」,「九二共識」作為兩岸紐帶,也有避免出現「台獨」的作用。
第三,「九二共識」是交流前提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交集,尤其是有意長遠往來,若無共同認可的前提,結果就只能是「各吹各號」、「各說各話」。如此這般,交往豈能長久?倘能以「九二共識」為交流前提,情況就大是不同。最近四年多來,國共兩黨的交往,馬英九政府和北京政府的交往,雖然是非官式或半官式的,但因為以「九二共識」為前提,相當順暢,可形容為「順風順水」。兩岸今後的交往,可以此為先例。
第四,「九二共識」是合作基礎。兩岸合作,原則上是定為「先經後政」和「先易後難」,然均以「九二共識」為基礎。以最受矚目的「陳江會」(陳雲林、江丙坤)為例,經過八次商談,簽署了十八項協議,其中包括極為重要和涵蓋範圍非常廣泛的ECFA等在內。可以肯定地說,假設沒有「九二共識」做基礎,不要說十八項協議的簽署,恐怕連「陳江會」也開不成,或者,開了一次、兩次就「無限期休會」了。換言之,兩岸之能夠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,作為合作基礎的「九二共識」實在功不可沒。
「九二共識」的誕生已經二十年。在此期間,由於「九二共識」,兩岸的相關人員才能建立豐功偉績。從長遠看,這些豐功偉績均有助於和平發展,也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統一。「九二共識」服務於兩岸終極統一,應當肯定其在歷史上的光輝地位。
2012年10月9日於香港
(發表於海峽情第五期)